搜索

你看到的知识,多是容易传播的表面知识!

admin 2024-5-13 20:20:22 浏览 74 回复 0
2024-5-13 20:20:22
前言:
风为轻,山为重!风是轻的,它是容易跑很远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;山是重的,它是跑不动的,你必须走近它,才能了解它。跟你无关的娱乐八卦,传得满城风雨,你还帮忙转发至相亲相爱一家人群;而那些跟你生命相关的健康知识,你都懒得翻看一下。

01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或容易传播的

我们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候,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,它也存在这样的规律,就是那些你接触到比较多的信息,都是容易传播的信息。

容易传播的信息,大致符合这个条件: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传播:图、文、音视频。

在这里,推荐大家去看一本书《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》,作者张维迎。这里的企业家精神,就是指那种无法通用媒体形式传播出来的知识,也叫实践知识,都藏在企业家的脑子里甚至骨子里,不好表达出来的,但一执行就能发挥出来。

就像很多老司机,你让他描述一下车是怎么开的,他根本表达不出来。但一上车,就能够熟练驾驶!那熟悉的车技,一看就是老司机。

这种不易传播但又存在且实用的知识,就叫企业家精神。如果哪天能够传播出来,它又变成另一种知识,叫理论知识,也叫科学知识,就是大家容易通过多媒体看到的知识。

我相信,各位老板们,平时应该看到或学习了不少国内那些大企业的知识,比如华为、阿里,我们现在根据上面的分析,回忆一下,我们看到的都是哪些知识?

比如阿里的合伙人机制、价值观;华为的股权机制、贡献者为本理念;等等,均为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。

我们之所以经常看到这类的知识,无非是它更容易通过多媒体形式传播出来,且更多相关利益者(比如培训机构、自媒体)在助力传播。

02没有传播出来的实践知识,更值得学习

而阿里、华为,他们真正的核心业务能力,这种实践知识,就不太好表达出来,导致更不好传播出来。

我也接触过一些阿里的人,他们拓展业务的时候,那很多业务能力是不表达的,这个事反正我一出手它就是更容易搞定,非要描述出来也是很苍白,也不具有传播热度,但业务能力往往是很多公司的最根本的东西,它支撑着公司的内核发展。

但管理机制这些东西,确实比较容易整理成文,方便传播;最终导致,这些信息看多了,大家都会产生一个误区,认为很多牛b的大企业,是靠这些管理机制成功的,于是沉迷于此而不自知。

其实我们外人,学到的永远是表面的。比如说,我们都能看到华为、阿里传播出来的这些管理知识,但这些企业内部的员工,他们更多的就能看到公司的业务能力,甚至一些见不得人的但实用的小手段。

道是高高在上的人设,但术这玩意可能就是藏在裤裆里的。你不是比较亲近的人,你根本就学不到。

03实践出真知

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,都是需要学习的;伟人说过:实践出真知,理论指导实践,缺一不可。

但是,我们平时往往学到的都是所谓的理论知识,而忽略那些不容易传播开来的实践知识。

实践知识,多掌握在那些一线实战的人那里,我们草堂的商家就是如此,平时分享交流的都是来自他们的一线实战知识。

我们也不要忽略那些平时表达能力不好的商家兄弟,你走近他,深度交流,也是能够捕捉到他们藏在深处的不易传播的真正的实用知识!

很多业务能力方面的知识,也是不易传播的,但它又是企业的内核发动机,这方面我们也要多从实践者身上挖掘,而不是只学习一些冰箱彩电大沙发这里的表面知识,一辆车的机械素质还是最重要的!

04最后总结

写这篇文章的目的,不是否定学习那些易传播的理论知识;而是提醒大家,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些更底层的实践知识,它不易传播,但确实存在和重要,也有一定办法能够获取到!

全部回帖(0)